在舞钢的龙泉湖畔,活跃着一支几百人的持杖健走队。说到这支庞大的队伍,就不能不提年逾七十的“曹团长”。他不仅在持杖健走领域深耕细作,屡创佳绩。更是以舞钢市老年体协持杖健走总教练的身份,以其专业素养和无限热情,引领着众多银龄朋友迈向更加健康、充满活力的幸福晚年,从而使我市健走队伍日益壮大,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一、勤学苦练,掌握技巧
“曹团长”17岁少小离家,31年边陲戍守,青春和年华都如愿献给了祖国,内心却时时涌起对父母的愧疚和对家乡的眷恋。终于退休了!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,回到了年迈双亲的膝下,精心侍奉父母五年多,直至送他们驾鹤西去。
令他喜出望外的是,家乡舞钢这个县级小城,老年文体活动居然如火如荼,丝毫不亚于大城市。“曹团长”喜欢这样的氛围,他把昔日的荣誉、地位都束之高阁,放下架子,以一个普通老年人的身份,很快便融入了团体。
持杖健走看起来只是撑着两根杖走路,似乎很轻松,实则不然,它是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的,行走的过程中杖的落点位置、身子的倾斜度都有讲究。而且在行走过程中,还有许多关键要点需要熟练掌握。那时,持杖健走在舞钢还处于萌芽阶段,没有教练手把手地指导,全凭自己学习摸索。尽管困难重重,“曹团长”却以“军训”的标准来规范自己,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无误,他从零开始学习,翻阅了大量书籍,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资料,先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。为了更直观地掌握技巧,他又拿出了年轻时在部队的拼搏劲头,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日复一日地进行高强度训练,不知磨坏了多少双运动鞋,终于成了队伍中走姿最标准的“那一个”。
“曹团长”深知“一花独放不是春”,为此他一遍遍地耐心指导新老队员,教他们如何掌握技巧,如何正确用力等,不知不觉就被人们推崇为“总教头”。
二、胸怀大局,无私奉献
2020年6月,舞钢市老体协健走团持杖健走队刚成立时,可谓困难重重——60名队员尚无一人拥有自己的手杖。而眼下市老体协经费不足,为每个队员配备双杖,实在是勉为其难。
“这点困难不算啥,让我来解决吧!”“曹团长”主动站出来,揽下了这个“瓷器活”。
舞钢市南部山区仓房沟,有一大片茂密的竹林,是“曹团长”亲戚家的自有林。骄阳似火的7月,他征得亲戚同意后,便驱车来到了这里。
在陡坡深谷间,他独自一人忍着闷热和蚊叮虫咬,爬高上低地在竹林间穿梭寻觅,只要发现一棵适合做手杖的,就赶紧抡起沉重的大砍刀吃力地砍下去,就这样,一棵、两棵,直到120棵……汗水打湿了头发,浸透了衣服,口渴得嗓子直冒烟,他全然不顾,一鼓作气再把放倒的竹子拉出竹林,砍去枝杈,截成120根长短一致的竹杖……全身被咬得大包小包,被荆棘划得遍体鳞伤,直到山谷里暮色四合时,他才圆满地结束了“一个人的战斗”。
可当看到60名健走队员“装备齐全”,每人手持2根竹杖,步伐整齐地行走在朝阳暮霭中时,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团长,不觉欣慰地笑了。
三、老骥伏枥,情系健康
2019年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,舞钢市也实行了全域管控,在此期间,年逾古稀的“曹团长”迅速安排自己队里的健走队员们加入到各村卡点去执勤,并且多次自掏腰包,购买饮品去卡点慰问,为家乡打赢抗疫攻坚战积极地奉献着。
近年来,舞钢市健走队伍在迅速壮大,健走质量也在逐步提升,经常组织到周边郑州、平顶山、鲁山、信阳等地参加比赛,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
为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进健身行列,2024年金秋伊始,赵明明队长计划在“国庆节”举办一场健走展演活动。紧接着,“曹团长”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排练指导。
虽不再是炎热盛夏,但“秋老虎”的威力也十分肆虐。“曹团长”不顾自己高龄体弱,坚持每天陪大家苦练。尤其在最后彩排期间,他汗流浃背,累得头晕眼花几近中暑,仍然坚持现场指导,直到彩排圆满结束。
国庆节那天,数百名队员身着亮丽的运动装,雄赳赳气昂昂地健步向前,一时引来许多观众,大家由此感受到健步走活动的强大魅力而纷纷加入。
四、春风化雨,新苗茁壮
风雨无阻,常年如一日,义务教学、耐心辅导大家科学健身,作为当地健走队伍中的领头羊,“曹团长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退伍不褪色,余热映晚霞”的深刻内涵。
他以健走队为平台,广招老年体育活动人才,发展壮大老年健身队伍,做到来着不拒,有求必应,把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悉数传授给大家,在他的凝聚力感召下,健走队风清气正,成为一个和睦奋进的团体,且不断发展壮大,目前已近800人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。
接受采访时,这个部队大熔炉中千锤百炼的老干部,说话依然条理清晰,概括性极强。问到他参加老体协活动的初衷时,他扳着指头说:“第一、为贯彻国家《全民健身纲要》政策;第二、为民族复兴,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从我做起;第三、提高自身素质,减少儿女负担。”
紧接着,他又就老年人参加活动的原则,迅速列举了三条——“一、积极参与、发挥作用;二、讲纪律、守规矩;三、求团结、多包容。”简洁明快的谈吐,彰显了清晰敏捷的思维和满满的正能量,引得四座纷纷感叹。
文:焦玉莹 图:李贵生